【雪域雄鹰的崛起:吐蕃王朝与大唐的百年博弈】 在青藏高原的巍峨群山中,生活着一个骁勇善战的古老民族——吐蕃。公元6世纪,以悉勃野氏族为核心的雅砻部落联盟在达布聂西与伦赞弄囊两代首领的带领下迅速壮大。当伦赞弄囊征服拉萨河流域的森波政权,将统治中心北迁至拉萨时,这个高原民族已经掌控了大半个西藏。为表彰其功绩,臣民们尊奉他为南日伦赞,意为雄强的丈夫——这位实际上的吐蕃王朝奠基者,却在事业巅峰时离奇身亡。 年仅十三岁的松赞干布接过权柄,这位少年王者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智慧。他不仅迅速平定内乱,更推行军政改...
【雪域雄鹰的崛起:吐蕃王朝与大唐的百年博弈】
在青藏高原的巍峨群山中,生活着一个骁勇善战的古老民族——吐蕃。公元6世纪,以悉勃野氏族为核心的雅砻部落联盟在达布聂西与伦赞弄囊两代首领的带领下迅速壮大。当伦赞弄囊征服拉萨河流域的森波政权,将统治中心北迁至拉萨时,这个高原民族已经掌控了大半个西藏。为表彰其功绩,臣民们尊奉他为南日伦赞,意为雄强的丈夫——这位实际上的吐蕃王朝奠基者,却在事业巅峰时离奇身亡。
年仅十三岁的松赞干布接过权柄,这位少年王者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智慧。他不仅迅速平定内乱,更推行军政改革,正式建立吐蕃王朝。在吞并象雄王国后,他将目光投向东北方水草丰美的青海地区,甚至萌生了与中原大唐帝国一较高下的雄心。为彰显地位,他特意在国书中以大蕃自称,与唐朝的大唐分庭抗礼。
展开剩余76%此时的青海正被吐谷浑政权统治。这个由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国度曾凭借丝绸之路的商贸优势繁荣一时。青海湖畔丰美的牧场培育出名扬西域的龙种马,白兰山的金矿与鄯善的冶铁业支撑起发达的手工业。伏俟城内商旅云集,驼铃声终日不绝。然而到7世纪初,这个昔日的草原霸主已显颓势,更不幸的是,其东西两侧同时崛起了两个巨无霸——吐蕃与大唐。
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李世民以吐谷浑屡犯边境为由,命李靖率六路大军西征。面对唐军铁骑,吐谷浑可汗伏允被迫臣服,成为大唐藩属。这场胜利让唐朝威震西域,各部落纷纷遣使请婚。当松赞干布的求婚使团被拒后,这位吐蕃赞普勃然大怒,联合象雄大举进攻吐谷浑,将其残部驱赶至青海北部。
这场冲突最终引发唐蕃首次正面交锋——松州之战。638年秋,松赞干布亲率大军进犯四川松潘,当地羌族部落纷纷倒戈。唐太宗急派侯君集等四路迎击。九月的一个深夜,唐将牛进达率奇兵突袭吐蕃军营,配合八位吐蕃重臣以死劝谏的戏剧性场面,最终迫使松赞干布撤军。此战让双方意识到:吐蕃尚未具备与大唐全面开战的实力,而唐朝也需要这个雪域政权作为西部屏障。
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的和亲车队在柏海(今青海礼陵湖)与松赞干布相会,唐蕃迎来短暂蜜月期。但随着649年唐太宗与650年松赞干布相继离世,青海草原再起风云。年幼的芒松芒赞即位后,大相禄东赞实际执掌朝政。这位虽不识字却多谋善断的政治家,将扩张矛头直指吐谷浑。
659年的乌海之战,吐蕃虽初战失利,但禄东赞在吐谷浑叛臣接应下卷土重来。当唐高宗拒绝和亲请求时,吐蕃已实际控制青海大部。670年四月,吐蕃联合弓月部攻陷安西四镇,切断了丝绸之路北道。唐高宗急派薛仁贵率十万大军西征,意图直捣逻些(拉萨)。
这场被称为大非川之战的战役却成为唐朝开国以来最惨痛的失利。由于副将郭待封违令导致辎重被劫,唐军在海拔3500米的高原上全军覆没。吐蕃名将论钦陵采用诱敌深入,断其粮道的战术,创造了高原作战的经典战例。此战后,吐谷浑彻底沦为吐蕃附庸,唐朝被迫将安西都护府撤至西州(今吐鲁番)。
吐蕃通过此战获得三大战略优势:控制丝绸之路青海道的商贸利益、获得青海湖周边优质牧场、建立进攻河陇地区的跳板。而对唐朝而言,这场失败不仅丧失战略缓冲,更开启了两国长达百年的拉锯战。随着河源、积石等军镇的设立,唐蕃在西域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
发布于:天津市